泌尿时讯 发表时间:2025/4/16 15:51:59
编者按: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年会是全球泌尿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在推动学科创新、优化临床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泌尿肿瘤3大癌种之一,肾癌相关研究在大会现场引起了热烈讨论;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及合作团队的2项研究(P294、P334)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为肾癌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无创方案,同时也为肾癌靶免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叶雄俊教授介绍团队及合作研究进展,并分享多学科合作价值。
01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目前MRI发展迅速,但其在准确识别肾肿瘤方面仍然具有挑战性。您及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叶雄俊 教授:目前,肾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术前MRI无创检查预测肾肿瘤病理类型的研究,以期助力患者精准判断预后,同时降低成本、减少并发症。今年,我们及合作团队的一项研究入选2025年EAU大会壁报,该项研究共纳入近400例肾肿瘤患者,其中透明细胞癌153例,错构瘤1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7例,嫌色细胞癌62例。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影像组学的方法,我们成功区分了肾肿瘤的良恶性,AUC值达0.905。同时,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AUC=0.895),并能够区分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AUC=0.811)。
总之,这种方案实现了较为精确的无创病理预测,同时有助于病理类型识别和患者预后判断。未来,我们期望扩大样本量,并开展多中心研究,使影像组学联合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病理类型判断,造福更多肾肿瘤患者。
02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瘤内多结节分布是肾细胞癌的特有表现,这也导致了肿瘤异质性及其疗效差异。您及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入选了EAU大会壁报,能否请您分享下该研究的结果?其对于克服肿瘤异质性具有哪些重要价值?
叶雄俊 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肾肿瘤常呈现多结节特征。这些瘤结节的进化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肿瘤药物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研究重点。相关研究荣幸入选2025年EAU大会壁报展示。我们观察到,不同瘤结节间肿瘤微环境及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小结节表现出更高的T细胞浸润水平,并且其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而大结节则相对较少T细胞浸润,但其对靶向治疗更为敏感。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在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中,采用靶向与免疫联合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03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肾癌治愈性手术后复发的管理是热点话题,目前可选方案包括二次手术切除、TKI、免疫、放疗等多种手段的选择。结合临床经验,请分享下您的看法?
叶雄俊 教授:肾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病灶的复发与转移是临床管理的重要内容。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需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复发病灶的数量(单个或多个);二是是否伴随远处转移。对于单一病灶复发,条件允许时建议进行减瘤性切除。而若为多发性转移,条件允许时应力求R0切除以实现无瘤状态,这对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有益。然而,当R0切除不可行时,则需依赖多学科综合治疗,如靶向联合免疫疗法,甚至包括放疗,以期达到更佳的无瘤或带瘤生存。此外,针对远处转移病灶,我院已开展全覆盖放疗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这种全覆盖放疗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总生存(OS)。
04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如何建立泌尿外科、肿瘤内科和放疗科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优化晚期肾癌的全程管理?
叶雄俊 教授: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多学科治疗是本届EAU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在病例讨论环节,我们见证了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及放疗科等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及深入探讨。这种多学科协作模式对于转移性肾癌的系统治疗至关重要:放疗专家可通过对转移病灶的全覆盖放疗,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OS),并有效控制骨转移病灶;同时,肿瘤内科专家则可运用一线靶免治疗、化免联合的综合方案,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这种跨学科的紧密合作,为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
叶雄俊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轮值理事长
中国性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修复重建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尿路上皮癌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泌尿外科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青年编委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前列腺癌指南》编委
《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编委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
《British Journal Urology International》中文版编委
《Current Opinion in Urology》中文版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