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GU中国之声丨张朋教授:HOPE系列研究结果公布,ADC联合免疫方案为MIBC患者保膀胱带来新希望

泌尿时讯 发表时间:2025/2/25 13:47:45

编者按:目前,化免联合的保膀胱策略满足了部分MIBC患者的临床需求,有望在实现肿瘤控制良好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不耐受铂类化疗的MIBC患者,保膀胱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近期举行的ASCO GU年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朋教授团队的HOPE系列研究入选,其中的HOPE 03研究展示了ADC联合免疫方案在MIBC患者保膀胱方面的疗效。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张朋教授现场分享精彩内容。


01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对于存在保膀胱需求的膀胱癌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存在哪些挑战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张朋教授: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保膀胱治疗的需求日益凸显。目前而言,指南推荐的MIBC标准治疗方案为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随后实施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然而,无论是在临床实践的治疗过程,还是患者及其家属的诉求,对保膀胱治疗的需求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联合治疗策略的应用,已有部分MIBC患者能够实现临床病理的完全缓解,从而满足了保膀胱需求。而对于未能取得缓解的患者,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在积极探索并尝试综合治疗方案,不仅希望可以使肿瘤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希望能够实现保膀胱的治疗目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未来这一需求会持续存在,我们也将探索更多治疗方案。


02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您及团队针对MIBC患者进行了靶免联合治疗的新辅助探索,并在今年ASCO-GU大会分享了相关结果。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张朋教授:在本届ASCO GU年会上,我们有幸入选了HOPE系列研究中的HOPE 02与HOPE 03两项研究成果。HOPE 02研究聚焦于化免联合序贯放疗在保膀胱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中位随访时间已超过36个月,并且研究显示的总生存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国际上前期报道的同类研究水平。



HOPE 03研究则围绕靶免联合序贯放疗的综合保膀胱策略展开。尽管截至摘要提交时,尚有少数病例因未完成疗效评估而未能纳入最终报道(实际入组51例,报道46例),但初步结果已显示出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具体而言,临床完全缓解率(cCR)达到了56%以上,疾病控制率(DCR)超过90%,同时客观缓解率亦表现优异。这些数据表明,靶免联合序贯放疗作为一种综合保膀胱手段,疗效良好。




这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保膀胱综合治疗新策略的临床依据,也为未来进一步探索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未来,我们将持续对这些接受综合保膀胱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全面评估其远期疗效。


在安全性方面,HOPE 03研究结果显示,靶免联合治疗方案的整体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多数副作用控制在2级左右,表明这种新型治疗策略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03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结合相关研究及临床经验,您认为哪些患者更可能从靶免联合治疗中获益?


张朋教授:目前,抗体偶联药物(ADC)已成为尿路上皮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该领域,ADC类药物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一,以nectin-4为靶点的药物EV,包括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证的国产“EV”。由于nectin-4在尿路上皮癌中广泛表达,因此这类药物治疗前无需进行靶点检测。其二,靶向Trop2的药物SG,目前在国内尚未上市。其三,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靶向HER2的药物RC48。对于RC48,需检测肿瘤细胞HER2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出最适合接受该治疗的群体。在HOPE 03研究中,我们主要纳入了HER2 IHC 2+以上的患者,初步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的疗效良好。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肿瘤的免疫表型和靶点表达情况,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然而对于何种患者更适合这种方案,尚无定论。目前也正在包括伴随诊断在内的多种研究,以期未来能够提供个体化治疗策略。


04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目前EV、RC48等ADC药物已经进入了尿路上皮癌临床实践,您如何看待其对于未来临床的影响?


张朋教授:当前,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在适应症的获批路径上(包括FDA和CDE等),普遍遵循从晚期后线治疗逐步拓展至晚期一线治疗,进而迈向围手术期应用的流程。尽管这类药物目前主要集中于后线治疗领域,但我们也在众多研究中看到了其在围手术期,乃至新辅助治疗及新辅助转化为保膀胱综合治疗模式中的巨大潜力。


ADC联合免疫治疗,为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前景,有望通过综合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特别是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其不仅能够实现更好的肿瘤控制,还为转化保膀胱治疗提供了可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创新的治疗理念,为尿路上皮癌的综合治疗、未来治疗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朋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泌尿系肿瘤系统化、微创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膀胱癌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高龄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泌尿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膀胱癌亚专业组组长。

现任: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专委会膀胱癌学组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膀胱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四川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膀胱癌个体化治疗学组组长

四川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成都高新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委

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肿瘤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培训中心培训师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耿鹏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保膀胱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
返回
顶部